《半小時漫畫世界史》讀後

繼上次的世界史,這次是它的第一冊,講述前段的歐洲史,有如我之前所說,對於歐洲史我的概念非常不完整,知道某個人名,但完全不記得他屬哪個國家,做了甚麼,對於歐洲史有甚麼貢獻,這本書用了最簡單的方式講述歐洲史,讓我能把之前那些片段的記憶完整地連結起來。

這邊用自己的話來記錄所讀到的內容。

最一開始文明的發展在希臘,城邦國家,裡面有兩個城邦,雅典斯巴達比較為人所知。這兩個城邦沒事就是互打互毆,直到東邊的波斯 (現今的伊朗) 崛起,兩個城邦決定聯手抵禦外敵,抵禦完之後繼續內鬥,直到在馬其頓的亞歷山大一統歐亞非,才讓這個內鬥暫時平息。

雖然亞歷山大往東邊一路征服,但一直沒有注意到在西邊的羅馬漸漸茁壯,最後羅馬就取代了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是執政官 x 2 + 元老院 x ?,一起統治,稱為羅馬共和國。不過執政官當久了總會想要自己當王,不想要被元老院處處制約,因此就出現了終身執政官,也出現了有名的凱撒,把自己的位置弄成永久的,但也激怒了元老院,最後被萬刀捅死。而他的繼任者屋大維,則幫忙報了仇,把元老院的人幹掉了一半,之後繼續終身獨裁,最後變成了帝王,從羅馬共和國成為羅馬帝國。

中間執政時期,皇帝有時候會多於一個人,想當然會起內鬨,而最後則由君士坦丁大帝一次全部收拾,恢復了帝王只有一人的傳統,缺點就是羅馬帝國也分崩離析,分裂成為西羅馬東羅馬 (也稱拜占庭)。在之後的時光裡,東羅馬妥妥地活了一千多年,沒有甚麼大變化,而西羅馬則早早掛點,被蠻族統治,進入了中世紀的黑暗時代。

打敗西羅馬的,是日耳曼人,也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國家,他們就是歐洲各國的前身。其中法蘭克王國,後面分裂成了三國家,他們就是法國、義大利,德國的前身。後面為了拿回聖地耶路薩冷,出現了十字軍東征,其中三個騎士團最為人知,分別為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以及條頓騎士團

這邊快轉一下,換到美國史。書中的美國獨立戰爭,以及南北戰爭,是我之前也一直搞不清楚的,這本書也很成功地讓我牢牢記住其中的差異。

1.美國獨立戰爭

其實說到底,就是當時英國和歐洲各國搶海權,需要錢糧,所以要從其他殖民地抽取。美國當時被抽的一肚子火,剛好英國有一批不要的茶葉低價賣來美國,搞壞了美國的茶葉市場,商人趁機假扮成印地安人,把茶全部倒進海裡了,這就是波士頓傾茶事件,這件事直接導致美國決定和英國開戰。話說英國出事,其他的歐洲各國最高興,大家全力支持美國獨立建國,搞到最後英國只好答應,讓美國獨立。

2.美國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中最常聽到的口號就是解放黑奴,但根據本書的資料,其實沒有這麼正派,解放黑奴是北方為了削弱南方實力,所喊出來的口號。當時南方北方的生產活動不同,所支持的政策也不同,其中歧異最大的是關稅,這讓南北雙方劍拔弩張,直到林肯當上總統,大家知道林肯是挺北方的,南方認定林肯會祭出對北方有利的政策,因此先下手為強,開始了南北戰爭。

一開始的時候南方勢如破竹,北方被打到滿地圖嗷嗷跑,要注意這時都還沒有人喊出甚麼解放黑奴的口號,畢竟當時南北方都需要黑奴來維持生產,但北方實在被打得太慘了,林肯沒辦法,只好喊出著名的「解放黑奴」口號,讓大批南方的黑奴叛變,逃來北方參軍,所以北方也就順勢打贏了戰爭。但相對應的是,林肯後面被擁護奴隸制度的仇家槍殺了。

================================================

這其實顛覆了我對於南北戰爭的認知,不過許多歷史上看起來正氣凜然的動作,實際上背後可能都有其他原因,不應該將此動機大義化。

以上,記錄完畢。

Game of Life,人生就是一場遊戲

*圖片僅為示意圖

今天朋友Dr Jason辦了一個活動Game Of Life (模擬人生),在Botanic Garden租了一個場地,玩了一場Game Of Life真人版,感觸良多。

遊戲是真人下場玩,現場有6個攤位,分別是食物攤位、住房攤位、教育攤位、採買攤位、旅遊攤位,以及工作攤位,玩家一開始會分配到不同金額的信封,代表著你起始的點,現場的大黑板則顯示目前遊戲的年份2023,在每一年玩家都需要購買食物和處理好住房的支出,如果有餘裕,則可以選擇去接受教育,找工作,買東西,或是出去遊玩等等選項,遊戲中玩家可以到不同攤位去尋找需要的資源來達成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

遊戲開始後,一開始我分到1萬5千元,看了一下租金要5000,食物要3000,付完之後就沒剩甚麼了,看了一下工作攤位的列表,好的工作都要學士或碩士學位,沒辦法,只好先去教育攤位,從學士開始讀起,花了學費3000,要讀四年,然後到打工攤位找一個兼職,先撐過2023年再說;大多數的朋友玩法都差不多,念書找工作採買物資等等,所以旅遊攤位前面門可羅雀。

到了下一年2024,工資進帳,手頭上寬裕許多,可以找更好一點的工作,但是想要有好工作,要有配套的工具和物品,像是汽車西裝學歷等等,因此還是只能慢慢等待,房租也是一年年付,有趣的是這時有人抽到大獎,瞬間多了10多萬出來,站在場地中央喊說,「我好有錢,有誰需要幫忙的嗎?」結果還真的有人過去要他幫忙付5000的房租,他也阿莎力的答應了。

到了2025,我的學士學位到手,也買好了上工需要的種種裝備,這時剛好抽到當搖滾巨星的身分,一次拿到30萬鉅款,看了一下上班族的薪水,穩定但很低,相對上搖滾巨星雖然薪水很高,但非常不穩定,有可能今年有,明年就過氣沒有進帳了,為了防範未然,到住房攤位買了一套公寓,乖乖付貸款,加上當時為工作準備的車子,一下子成為中產階級,看著其他玩家還在為房子車子奔波,頓時成就感滿滿。

進了2026年,正當我準備去唸碩士的時候,主持人說「發生地震和洪水,所有的車子和房子全數損毀」,語畢工作人員輪番收回玩家手上的房子和車子,讓玩家當場錯愕,我也是一臉矇逼狀態,「什麼,我的房子車子都沒了,認真的?」但就算錯愕,遊戲還是要繼續,食物和住房需求還是在那邊等著,因此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遊玩,但正當我要去領搖滾巨星的工資的時候,抽到過氣巨星的卡,因此瞬間失去了收入,無奈的我只能轉頭投入碩士的教育,期待能在來年以公司經理繼續。

2027,由於順利拿到經理工作,因此決定去旅遊攤位看看有甚麼可以玩的,當下抽到了紐約,出遊後被告知由於遇到劫匪,因此手上全數的金額都被搶了,看到這個卡片的當下,我緊緊抱著自己手上的「鈔票」,和旅遊攤位的攤主說,「沒有沒有,沒有這回事。」自己當作沒有看到這張卡片,就逃跑了。

後面的遊戲流程簡單略過,正當大家玩得很認真,房子車子買的開開心心,碩士滿天飛,錢錢滿袋的時候,主持人突然宣布,「遊戲結束,End of Life。」頓時所有攤位停止運作,我還在想說要把博士讀滿,朋友說還差一年可以當CEO,或者是正在計畫買房,但遊戲已經宣布結束,當下還沒有反應過來,還在想要用手上的錢買台新車,過了許久才反應過來遊戲已經結束,手上的鈔票房子車子頓時失去了作用,變成了廢紙一堆。

遊戲結束後,大家坐下來,分享著自己的感想,以下為我的感想。

1.房子車子甚麼的要買好保險,不然一次天災就甚麼都沒了。

2. 念書是找到好工作的基本,有學歷才能做高階的工作,不然就是要賭運氣做搖滾巨星,或是當無特殊技能勞工,薪水不高,後期付房租食物會很有問題。

3. 在要被沒收全財產的時候,我下意識地逃跑了,表示潛意識中我無法接受金額歸零這樣的狀況,或許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

4. 有一個攤主分享,很多玩家在抽卡片的時候,都會精神緊繃,深怕抽到壞運的卡片,明明知道這個遊戲的金錢房子車子甚麼的都是虛的,但在遊戲的當下大家玩得非常入神,深怕一個不小心就失去金錢,或許代表了我們都很怕失去。

5.老婆大人的狀況則是省錢省到家,這個也反映在她玩遊戲的方式。遊戲後期她已經有70多萬,基本上可以全款買房買車無負擔,卻還在跟旅遊攤位的攤主要求折扣出遊,省那一兩百塊,這個真的反映了老婆大人的金錢觀,能省多少就省多少。

6.有一個朋友分享到,遊戲中他買了不少物品,諸如洗衣機冰箱西裝鞋子旅行箱等等,說自己在遊戲中很享受蒐集這些東西的樂趣,也發現自己或許有物質主義的傾向。

這個遊戲一旦結束,代表人生結束,在那個瞬間手上的車子房子學歷等等都瞬間作廢,先前的努力完全歸零,當下會讓人很無語,但這也是這個遊戲的用意,讓你重新去思考人生的先後順序。我也是到遊戲的最後,才發現其實現場有第7個攤位 – 靈修攤位,在這個攤位不需要給任何金錢,攤主會給你一張智慧小語,和你聊聊你的進度,由於在遊戲的當下我太入神了,完全沒有注意到其實有第7個攤位,反映到現實中,其實就是代表我太專注於身外之物,忽略了自我的修養,和思考人生的時間。另外,也正因為遊戲結束,讓我了解與其蒐集那些身外之物,還不如好好的對待自己身邊的人,一旦時間到了,Game Over,就沒有機會後悔了。

以上,獲益良多。

《中國剩女》讀後

原本以為是一本研究適齡未婚女子生活的書,閱讀後才知道「剩女」這個詞是官方發明,用來「勸導」事業有成的婦女盡早結婚,其目的為增加國家人口,響應多生多養的政策。

第一次聽到剩女這個詞,大概是2014年的時候,當時以為只是一個文化變遷下延伸出來的詞彙,用來嘲笑高學歷高成就的未婚女子,說她們眼光太高,看不上相較之下收入較低的男子,仇視的成分較多。細讀本書之後,才了解「剩女」一詞背後的推手,就是官方所主導的。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一樣,面對著出生人口慢慢減少的問題,為了解決人口問題,於是來了這招「剩女概念」推廣,在各大官方媒體都能見到相關文章,指出剩女嚴重影響社會問定,也直接間接地影響了家有適齡女子的家庭,以及為事業打拚的女人們。她們背負著所謂社會的「罵名」,父母的壓力,親戚和鄰居的訕笑,以及身旁好友的競賽, 最後只能妥協,找一個看起來還可以的男人嫁了。

以下為讀後感。

1.反擊「剩女說」

市面上許多新一代中式心靈雞湯的書籍,常常會提到戀愛婚姻這方面的文章,說誰誰誰妥協了嫁一個不怎麼喜歡的人,然後過的多慘多慘,有段時間每一本相關的書都在說這個主題,一開始還不覺得有甚麼奇怪的,但慢慢地發現怎麼每本書都多少沾到這個主題,在中國是有這麼難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嗎?後來才知道這種「該結婚了」的壓力正源來自於官方,然後影響了自己的父母,和身邊的朋友,導致原本大家都開開心心過日子的人,變的不得不為了結婚而結婚,對父母有個交代,對鄰居有個交代,對親戚有個交代,對國家有個交代,至於對方是不是合適,是不是能互相扶持,就看運氣了。也難怪許多心靈雞湯書籍都大力反對這樣的概念,無奈老一輩的人已經被洗腦的很徹底了,甚至變成了不婚就是不孝這樣的層面。

2.房產

在中國,買房產的時候大多只登記先生的名字,很少是夫妻名字同時登記,原因很多,但結論就是女方在婚姻中大多沒有房產持份,這點是文化的特產,也造成了婚姻中女性的聲音通常會被忽略,就算當時出資買房產時夫妻雙方都有出資,但登記的時候總是只有先生的名字。

3.家暴 vs 維穩

中國家暴也有如其他國家一樣嚴重,外加房產持份問題,如果女方沒有好的收入或是自己的房產,萬一遇到了不合適的婚姻,也會因為經濟上不允許,無法一走了之。遇到家暴求助警方的話,大多會被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為由勸退,由於中國的警察主要工作是維穩,所以這類私人恩怨,警方通常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造成受家暴的女方沒有能求助的機構,因此檯面下的家暴問題,遠比檯面上的數據來的嚴重。

4.有剩女但沒有剩男

這點也是書中所提出的,社會一股腦地要求女方降低標準,為家庭著想,免得變成了剩女,但對於男性本身的自我修養,或是事業收入等等,都沒有甚麼著墨,也沒有所謂剩男一詞,讓壓力大多在女方身上。其實我覺得應該要檢討的是男方才對,由於中國自古以來的重男輕女概念,房產掛在媽寶名下,不愁吃穿,導致不少媽寶橫空出世,有時我看了都搖頭,他們才是真正需要被改造的一群人。

《紅色通緝令》讀後

大概在2015年間,有看到中國官方宣傳所謂的獵狐行動,也抓了不少外逃人員,其中大多是貪汙後逃離的官員或商人,當時覺得中國還蠻厲害的,可以這樣大範圍抓人。但根據書中所說,獵狐行動的宣傳力度要遠大於實際效益,也就是說,實際上抓回來自白的人員多為小蝦米,真正的大尾人員,至今還是外逃中。

本書點出了幾個要素,這邊做個記錄。

1.外逃西方國家路線首選: 美國、加拿大和澳洲

小咖和比較沒錢的官員大多躲在中國附近的國家,像是東南亞或是非洲,真正的大咖則透過投資移民的方式,一點點將資產轉移,並取得美加澳身分。由於中國有死刑,加上美加澳和中國並沒有簽屬引渡條例,對於人權極度重視的西方國家,如果涉案人員有可能會受到嚴刑或者是死刑的時候,是不會交出這些擁有該國公民權的涉案人員的,讓遣返難度大增。除非該人員在該國涉案,像是用假身分申請簽證,洗錢嫌疑,或是在該國犯罪,否則大多數案例一躲就是數十年,無法動他們一分。

2.外逃最終目標: 成為該國公民

有身分和沒身分,對於外逃人員來說有著天和地的差異,一旦有了該國公民身分,中國就沒有辦法隨意動他/她,這也是涉案人員在計畫外逃前很重要的一步。

3.和中國關係越好的國家,越容易被遣送回去

舉例,柬埔寨如果抓到這些涉案人員,大多會乖乖的繳交回中國,因為柬埔寨不希望因為這些外逃人員破壞了和中國的交情,一旦中國說要抓人,柬埔寨一定是雙手贊成。會發現逃到這些國家的案例,不是沒錢遠走高飛,就是等級不夠,沒辦法直接跑到西方國家。

4. 外逃人員交換是國家談判的籌碼

這點在美中互動中最為明顯,美國可以用這些外逃人員,和中國交換點利益,實務上的操作大多不為人知就是了。

以上,記錄完畢。

《長夜星稀: 澳大利亞華人史1860-1940》讀後

與其說這是一本書,更不如說更像是一本研究文件。作者研究了1860 – 1940年間從中國移民移居到澳洲的生活資料,從居住交通生活工作面向等等,說明了在當下的時空背景華人的生活情況。

看完之後,發現澳洲和紐西蘭華人的生活狀況有著極其相似的部分,從人頭稅,遭受排擠,到與當地人通婚等等,感覺上一代華人都走了一條相似的道路。不同的地方在於澳洲曾經執行過白澳政策,目的在於保護當地白人的權益和利益,嘗試設下重重限制,讓其他種族的人們難以落地生根。當時的華人迫於生活壓力,加上晚清國力衰弱,不得不尋找其他的地方討生活,有如作者所說,這就像是早期蠻族想進入中原般,當華人想要進入由白人控制的澳洲工作生活時,所遭受的阻力是難以想像的,從這樣的比喻多少可以了解移居他國的困難和挑戰。書中提到一段,當時移居到澳洲的華人大多是窮困人群,以勞工為主,帶著晚清人的長辮子裝扮,和為了省錢不怎麼打扮自己,隨時都是髒兮兮的模樣,外加吸食鴉片和對藥物依賴等等問題,普遍人白人看不起。其實想想,如果這樣的一群人大量地住在你家附近,想必每個人都不願意,這也是當時白澳政策會出現的原因之一。

萬幸的是這都是過去的事了,在提倡人人平等的現代,就是靠實力說話了,和種族膚色等等沒有太大的關係,可說運氣很好。

以上,加油加油。

AWS & Azure Cloud Services

想看一下AWS和Azure雲端服務的差異在哪,搜尋到微軟官方的技術文件,給了很完整的比較,並且說明是給用AWS習慣的人看的,反之我沒有找到AWS官方對於Azure雲端服務的比較資料,還蠻奇怪的。

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azure/architecture/aws-professional/services

從文件中可以看到,這兩大雲端巨頭的服務真的差不多,正如我之前所猜的「你有的我也有,你沒有的我也沒有」的概念。由於手頭上有微軟和亞馬遜雲端架構師的證照,正好可以用這個技術文件來當個參考,看看彼此之間提供的服務差異。

以下為個人紀錄以備不時之需,AWS為亞馬遜雲端服務,而AZ則是Azure,微軟的雲端服務。

在AI的部分,AWS SageMaker對照 AZ Machine Learning,這個是用來做AI模型的,需要用程式碼撰寫。

我在看AZ的資料的時候,一直對於AZ 的Snyapse Analytics有疑惑,就是AZ自己有Data Factory, Data Brick, 和Synapse Analytics,但是這三種服務又非常相像,直到看到這個比較文件後,就比較了解其中的差異了。

大家應該對Power BI比較熟悉,QucikSight反倒沒這麼有名,個人認為原因應該是Power BI 可以免費使用大多數的功能,但QUickSight要開通才能用,因此對於新手來說,用Power BI比較省時省力。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AWS 的Auto Scaling是單獨拉出來的一個功能,不過在AZ中只是設定欄頁中的一個選項,或許是概念設計差異的關係吧。

對於存儲來說,可分為Object, Block/Blob 和File,兩家的服務各自有其名稱,但功能大略相同。

Serverless部分的話,AWS Lambda對應AZ Functions,不過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AWS 一直強調他們的Lambda很好用很出色,AZ倒是不怎麼提到他們的Functions,在考試中也不怎麼出現相關的考題。

資料庫的話,結構差不多,像是AWS RDS可以對應AZ 的 SQL DB,DB for MySQL,DB for PostgreSQL,和DB for MariaDB;反過來,AZ的Cosmos DB 可以對應AWS的DynamoDB,SimpleDB,DocumentDB (MongoDB), 和Neptune等。

串流服務中,我才知道原來Event Hubs是用來做串流的,我那個時候死活看不懂Event Bus是用來幹嘛的,係在終於懂了。

AWS很強調他們的SQS服務,講的好像沒有甚麼問題是開一個SQS + Lambda解決不了的,但AZ真的不怎麼提這部分的服務,像是Service Bus,Queue Storage等等,也難怪我那個時候也是讀的懵懵懂懂,一問三不知,好在考試還是過關了。

Network 一直視我的弱項,原因是這部分的東西真的太抽象了,我讀了很多遍,看了不同版本的資料,還是很模糊,這個文件至少讓我知道了AWS CloudFront對應AZ Front Door,提到Load Balancer,讓我把前後的知識連結了起來。

以上,整理完畢。

《啟發》讀後

羅振宇的啟發,之前看他的書頗有所感,這次剛好圖書館有新書出現,就順手借了。

啟發的排版比較少見,每個主題只有一頁,感覺是讓人在沒事無聊或是有甚麼疑惑不決的時候翻來看看的,似乎不是給人一次從頭看到尾的,但這也不缺乏從中獲得些許靈感的方式。同時也發現作者的書中很多少見的專有名詞,感覺應該是作者自己創造的,大多是為了某個人生的理論而起的名字,有時單單看名字會無法和內容產生連結,這可能也是中國現行的風潮吧。

這邊記錄一下書中有出現啟發的橋段。

1敞口: 書中說明在判斷一個人是否能重用的時候,給他一個沒有時間限制的工作,並看他怎麼處理報告和完成任務。這點我很認同,也是我平時做工作的方式。有時候一個任務沒有時間期限,有可能是老闆沒有特別注意,或者是老闆不想給你太多壓力,所以把期限講的很含糊,但畢竟是老闆交代下來的東西,定期回報進度給老闆並讓老闆知道目前的進度或是有問題的部分,就很看一個人向上管理的技巧了。

2.動機差異: 現代的效率類管理工具不少,會不會某種工具或是技能所造成的差異並不像以前那樣難以跨越,有心的話,都可以透過網路或是其他方式,來補足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才會說現在技能上的差異已經不足以持續,反而是動機強烈的人比較能拉開距離。原因在於,在現有的工具中,只剩下有動機的人會好好利用,創造出差異,動機不那麼強烈的人,就算有再好的工具,也是枉然,差異就這樣出現了。

3. 對事不對人: 這個和字面上的涵義不同。意思是如果太在意一個任務完成與否,專注在「事」這個點上,眼中就只剩下成敗,會看不到其他的東西;反而將重點放在「人」上的話,可以透過一個任務,觀察到誰做了甚麼、誰解決了甚麼、誰學到了甚麼,或是誰導致了某種問題等等,將重點放在人的成長。此時任務成敗,相比之下就沒有這麼重要了。

4. 客體化: 這個我在其他的書也有看過,也就是用別人的角度來看自己的問題。比如說假裝自己是自己的老闆,回過頭來看自己在職場上的表現,從身為老闆的角度,你會幫這位員工加薪嗎? 會幫這位員工升職嗎? 會給這個員工甚麼建議呢? 這個方式其實就是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跳脫出以自己的角度來思考的框架,會得到一個全新的思考角度。

以上,記錄完畢。

AWS Solutions Architect – Associate,過關!

本來以為要掛了,沒想到過關了,成績還算可以,亞馬遜雲端架構師證書順利到手。

從亞馬遜的官網,可以看到證書考取建議。如果是雲端架構師的話,我這張算是第二張證照,後面還有最高階的Professional等級,和資安的專長證照。但由於這兩張證照需要有實際操作經驗,所以只能暫時放著,現公司雖然考慮使用亞馬遜,但還在審核中,也不確定是否會真的有甚麼進展,推估頂多比較微軟和亞馬遜的存儲服務和費用,應該不會用到很高階的雲端服務。

不過這樣一輪讀下來,才發現雲端架構師似乎不太需要寫程式代碼,這個是最大的發現。以前我一直以為架構師的職位是要經歷數據工程師和分析師後,才能做的來;但是在微軟和亞馬遜的架構師考試中,不怎麼考代碼的東西,反而都是觀念題和情境題,像是這樣的情況下,用哪些雲端服務可以解決等等,沒有牽涉到代碼的部署,對我這個代碼小白來說,是個天大的福音,因為這點說明了我是可以跳過數據工程師這塊,直接去做雲端架構師的,而且從網路的資料來看,薪資也有差距,架構師的薪資高出25%左右,符合我原本「逐薪資而居」的理念。

話雖如此,想當雲端架構師的話,最好還是要有點代碼概念,畢竟可能要和工程師們討論解方,如果無法跟上工程師們的步調,會做得很辛苦;此外,架構師要帶人帶團隊,要知道紐西蘭帶團隊的方式和亞洲的方式非常不同,工程師說壓力太大做不了、專案太多做不來、代碼太多問題解決不了,那這些問題就都回到你身上了,麻煩的是你還不能像亞洲那樣要求大家加班熬夜完成,這邊人人都是9點上班4點閃人,沒做完就跑了是家常便飯,然後留你自己面對客戶。如果你給大家的壓力太大,工程師還可以向人資投訴你要求過度,到最後灰頭土臉的,還是帶隊的人。這點畢竟自己是過來人,在紐西蘭要管人,絕對是個嚴峻的挑戰。

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就好像某個工程師一天只能吃5顆蘋果,但每天桌上會出現10顆蘋果,工程師吃完後就回家了,剩下的5顆蘋果就明天再說,沒有所謂吃6顆或吃7顆這樣的選項;明天一到,桌上又多出了10顆蘋果,和昨天剩下的半新鮮5顆蘋果,就這樣日復一日。對於帶隊的人來說,要做的就是和工程師協調,哪個蘋果先吃,哪個蘋果後吃,但搞到最後那些擺在桌上的蘋果就慢慢爛掉長蟲,到最後只剩一整桌爛蘋果,吃到撐的工程師,精神崩潰的你,和一整屋子的烏煙瘴氣。

因此是否走架溝師之路,還有待考慮,或許先把自己的技術做好,才是明智之舉。

NZ交警宣傳影片

無意間看到這個宣傳影片,我覺得做得很好,一改我對於NZ交警的想法。

影片中的交警執勤,在攔下超速的車輛後,總會被駕駛抱怨個幾句,像我們最常聽到的那些「他們也超速啊,為什麼不抓他們」、「我沒開很快啊」、「拜託不要開我單」,還有最常聽到的「你怎麼不去抓那些真正的犯罪分子」之類的,交警自己也很無奈。

影片的後段,拍了一段車禍自撞的慘況,駕駛失去意識並且無呼吸,交警趕來卻無法打開車門,看著滿地的車輛殘骸,只能無力的嘆息。影片的最後,交警繼續執勤,攔下超速車輛,並重複了那一段不斷重複的台詞:

「The reason I pulled you over because you have been speeding.」 (你超速了)。

對於我來說,被交警抓超速當然很幹,要罰錢要扣駕駛點數,但如果我們也經歷了車禍的那個慘況,也許想法就會不一樣。交警會這樣抓超速,也是想要盡可能降低車禍發生的機率,讓大家能平安出行。看了這段影片,多多少少能體會交警的用心,正有如影片的最後一段話,Please Slow Down (請減速慢行)。

既然都放了NZ Police的影片,不免俗套地要放一下St John救護車的宣傳影片,看看誰拍得好,哈哈。

《半小時漫畫科學史2》 讀後

雖然這本書是類似漫畫的書,但卻解答了我一直看不懂的歐洲歷史,包含文藝復興、因信稱義,和教皇等等的話題。第一次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是國中,對於教科書類的知識,大多時候只能死記活背,很多理解都很片段,沒有辦法融會貫通。這本科學史卻用很簡單的方式,解釋了以上的種種名詞和其歷史背景。

這邊用自己的話來敘述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這些名詞的含意。

中古世紀的歐洲並不像現在這樣,知識技術發達,而是整體處於文盲時代。除去古希臘時代還比較有知識以外,後期歐洲被蠻族佔領,整個文化程度大降,連統治各國的國王自己都是文盲,根本讀不懂當時的通用文字 – 拉丁文。當時還能讀懂拉丁文的人,多為天主教的人,所以民眾相信他們能傳達神的旨意,這也出現了國王和教皇同時統治國家的狀態。

時間久了之後,教皇的權力慢慢大過國王,因此歐洲出現了三次的掃盲運動,表面上目標是提升人們的識字率,實際上是國王要削弱教皇的權力。這三次掃盲運動分別為: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有沒有很熟悉,怎麼好像在國中的歷史課本看過這幾個詞?)

文藝復興,主要傳播知識,讓人們知道知識就是力量,配合印刷術的興起,讓知識的傳播更加快速。

宗教改革,當時的教會權力大過天,種種莫名其妙的政策,像是贖罪券的開賣 (唬爛民眾買贖罪券可以抵銷此生的罪惡,登上天堂),以及黑死病等等 (信上帝也沒辦法逃過黑死病,開始質疑教會的宣導),加深了人們對於教會的不信任。所以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稱義」,說明人們不需要透過教會和上帝交流,民眾可以直接和上帝交流,讓教會的地位一落千丈。

啟蒙運動,在民眾有了知識,並脫離了教會的枷鎖後,開始追求自由和民主,討伐長期壓榨民眾的國王,貴族和教士。

在這三次運動後,歐洲人民的整體文化水平提高,沒有了國王和教會的阻力,文學科學等等的發展也就開始了。

以上,為個人消化後的理解。其實有的時候很多歷史相關知識,反而用輕鬆的方式講述,會讓人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