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Uncategorized » 《一人公司》讀後

《一人公司》讀後

一人公司,這個概念很符合紐西蘭的狀況,也就是大多數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甚至整間公司就只有你一個人,沒有正職員工,多為外部契約(Contractor),大家因為某個專案一起工作,專案結束後又各奔東西。

個人覺得這是一個趨勢,也很值得深思,近期也想試試這樣的方式是否可行。

在現代的企業發展中,我們總會認為,如果創立了一家公司,那就要把它做大做強,擴大規模,招募員工,拿風險投資,找個能容納全員工的辦公室,拉高業績和利潤,然後進軍國際。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操作,在《一人公司》這本書中,舉了不少案例,是反其道而行的。書中有個案例,是做企業顧問管理的,專精於某個領域,全公司只有他自己一個人,一年能穩定賺個5-600萬台幣,在賺夠了退休金,確定能靠利息支付大多數的開支後,他決定把房子賣了,搬到郊區去住,同時減少接案規模,嚴格控制一個月輔助3件個案,以保有自己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就算這樣,其他待接的案件也是排到一年之後。

一人公司的宗旨在於,不追求快速成長或業績爆發,但求穩定,小規模,可控,且收入足夠應付支出,一旦達到這個目標,公司就不需要為了成長而成長,由於收入穩定,你可以享受自己的時間,也享受工作的樂趣,不會因為工作弄得焦頭爛額,或是因為員工去留有罪惡感,或是投資者在背後不斷要求業績Double,也沒有景氣循環問題需要裁減員工或是換辦公室等問題,你只有少數為你工作的人,大多也是和你一樣的一人公司,或是接案的個體戶,大家因為某個專案一起工作,專案結束後合作關係也結束,直到下個專案啟動為止。客源都是口耳相傳,有時是老客戶相互介紹,但並不會有案件多到接不過來的問題,也可以篩選好的案件接,一切都非常彈性。

另外,也因為客源穩定且熟悉,你能做的服務更為全面,可以對老客戶噓寒問暖,也可以多花點時間和新客戶聊聊他們的需求,而不是一次進來幾千個客戶,讓你根本忙不過來。這樣的精緻化和差異化,正符合客戶對於服務個性化的要求。

這樣好像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小而美企業。

最近也在想,有沒有什麼東西是我很有興趣,且擅長,又有機會賺錢的技能。在本書中提到,可以先試試在網路分享自己所擅長的東西,寫寫文章或是摘要,貼在網路上,那機會就有可能會出現。書中給的例子是一名律師,在工作之餘會把案件寫成故事,分享在網路上。久而久之,這名律師的文章訂閱數慢慢多了起來,也出現了有私訊希望能做諮詢的要求,因此他也順水推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其他律師一起接案,開始了創業一途。

以自己來說,比較有興趣的就是考IT證照了,至今為止也考了不少,但發現身邊的人對於證照總是興趣缺缺,主要原因是市面上證照的種類太多了,哪個才是有用的,哪個可以忽略,基本上沒有人可以說的清楚,但這個對我來說不是個問題,畢竟我考了不少的IT證照,對於其中的差異和優劣還是有點心得的,因此決定可以從這個方向來試試。做法是每個禮拜在網路上貼一篇關於證照的Q&A,把考過的證照和唸過的課程一個個整理好,相互比較,比如說新手可以考哪幾張,資深的大老可以挑戰哪幾張,估計這個主題可以貼個半年,到時看網路的反應來決定下一步。

以上,試試水溫,說不定也是一條路。

Leave a comment